【勵志感人故事】忘恩負義的偷餅賊
某晚,有位婦女在機場候機,在起飛之前她還有好幾個小時時間,她在機場商店裡找到了一本書,買了一袋甜餅之後找個地方坐下。
她沉浸在書裡,卻無意中發現,那個坐在她旁邊的男人,竟然如此無恥,從他們中間的袋子裡抓起一兩塊甜餅,她試著迴避這件事,避免大發脾氣。
她讀著書,使勁嚼著甜餅,看著鐘點,當那個「偷餅賊」繼續減少她的甜餅的時候。時間一分一分過去,她越來越氣憤,她想:「如果我不是這樣寬容,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臉腫!」
她每拿一塊甜餅,他也跟著拿一塊。當只剩一塊時,她猜測他會怎麼做。
他的臉上浮現出笑意,並且略帶拘謹,他抓起了最後那塊甜餅,把它分成了兩半。他遞給她半塊,自己吃了另一半。
她從他手中搶過半塊餅,並且想到:「啊,天哪,這個傢伙還真有點緊張,但卻很無禮,他為什麼連感謝的話都不說一句?」
她從沒想到她已經變得十分刻薄,當她的航班通知登機時,她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,她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門口,拒絕回頭再看一眼那個「偷竊而且忘恩負義的人」。
她登上飛機,坐到自己的座位,然後找尋她那本已經快看完了的書。當她把手伸進行李包,她因意外而緊張得透不過氣來。在她面前的是她那一袋甜餅!
「如果這是我的,」她絕望地呻吟道,「那麼另一包就是他的,而他卻盡力與我分享!」
太遲了,已經無法道歉,她是那樣地難過,那個無禮、忘恩負義的偷餅賊,恰恰是自己!
‧再了解事情之前,我們是否就在用既定的觀念再看待事物了呢?期待所有的粉絲在遇到麻煩與不合理時,也能冷靜思考仔細查證弄清事情真相!
(圖文來自網路)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享有,擁有,佔有
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,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,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。
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,到美國住了十年,現又回台北,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,過去他經營的旅館,設計是用”加法”,現在是要求用”減法”,一家比一家精簡,不只成本低,回收快,且整理方便,生意更好。
"減法”的設計,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道 ”less is more” 的道理。嗯!我想不只設計,現在也可用減法來過生活,以減法來過後半生吧?!
其實在世上擁有的越多,煩惱也越多。有一棟房子,有一個煩惱,擁有兩棟,煩惱加倍。財產越多,留給家族子孫的煩惱就越大。最近金融風暴,也可見證那些擁有越多的人就越不快樂。
前一陣子,我為一位建築商做家庭室內設計,兩個兒子的房子都是百餘坪,等老東家房子來委託設計時,我想那不知要多豪華,不想拿來一看,大吃一驚-總面積:二十一坪 。
「這……」我才在懷疑,他打斷我的話,說:「我打拼了一輩子,蓋了不少房子,也擁有不少房子,想通了,小房子既溫馨又好整理,只剩我兩老,這就夠了,孩子們還想不通,由他們去吧!」
世上的一切,我們只能享有,不可能擁有,何必一定要佔有?
因此,五十五歲之後的我,非必要的東西不再添購,去旅遊也不再買東西回來了,也不想與風景合照,只拍些使我感動的景緻、上帝創造的美、或設計上的新知。
我覺得最要把握的是當下,在此時、此景、此物,親臨的那一刻,我是否真正認真的享受、體會、感恩,那一刻才是需要的。
六十歲那年,我把家中多餘的用品、裝飾品、收集的紀念品清了出來,拿去社團義賣,做社區服務經費。家中清楚多了。現在,”該是以減法過人生的時候了”。
再次提醒自己,放下對世界的慾求,放下心中的掛念,卸下對人的恩怨,過減法的生活,輕鬆的面對人生。
人,一無所有時,倒很容易滿足;一旦擁有,則有一欠九,反而不足。心不要貪,一個人能得多少,不是自己可決定的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"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《我在媽媽的懷裡睡》
一個伊朗的女藝術家在一間孤兒院拍到的。
孤兒院裡頭的一個孩子,她在地上畫了一個媽媽...
想像著,她是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睡著了。
看完,您是否被觸動了呢?
(轉載自網絡,歡迎分享)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眼見不為真
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。
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,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臥室過夜,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。
當他們鋪床時,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,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。
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麼,老天使答到:
「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。」
第二晚,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。
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,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,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。
第二天一早,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───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,一頭奶牛死了。
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,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麼會這樣:
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,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。
第二個家庭儘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,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。
「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。」老天使答道:「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,我從牆洞看到牆裏面堆滿了金塊。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,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,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。」
「昨天晚上,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,我讓奶牛代替了她。所以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。」
‧有些時候事情的表面並不是它實際應該的樣子。如果你有信念,你只需要堅信付出總會得到回報。你可能不會發現,直到後來……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你是為誰而來?
有一位牧師,接受教會的安排,到鄉間去傳教。
牧師初次來到新地方,很緊張也很慎重,沒想到,在安排佈道的當天早晨,教堂裡竟然只有一位聽眾。而且這位聽眾是個牧童,只是因為路過好奇才走進教堂。
牧師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,他自言自語道:「我究竟要不要講呢?」
牧童回答:「我不知道,但是我在餵我的牛群時,即使是一頭牛,我也要餵它。」
‧你是否也注意到,不論是演出、約會、朋友聚餐、家庭團聚,最受到關注的往往是那些「沒來的人」。
下回別忘了提醒自己:「你是為誰而來的?是為來的人,還是沒來的人?」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別讓任何人偷走您的夢
美國某個小學的作文課上,老師給小朋友的作文題目是:「我的志願」。
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歡這個題目,在他的簿子上,飛快地寫下他的夢想。他希望:
將來能擁有一座佔地十餘公頃的莊園,
在壯闊的土地上植滿如茵的綠草。
莊園中有無數的小木屋,烤肉區,及一座休閒旅館。
除了自己住在那兒外,還可以和前來參觀的遊客分享自己的莊園,有住處供他們歇息。
寫好的作文經老師過目,在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劃了一個大大的紅叉叉,再發回到他的手上,老師要求他重寫。小朋友仔細看了看自己所寫的內容,並無錯誤,便拿著作文簿去請教老師。
老師告訴他:「我要你們寫下自己的志願,而不是這些如夢幻般的空想,我要實際的志願,而不是虛無的幻想,你知道嗎?」
小朋友據理力爭:「可是,老師,這真的是我的夢想啊!」
但老師也堅持:「不,那不可能實現,那只是一堆空想,我要你重寫。」
小朋友不肯妥協的告訴老師:「我很清楚,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,我不願意改掉我夢想的內容。」
老師搖頭:「如果你不重寫,我就不讓你及格,你要想清楚。」
小朋友也跟著搖頭,不願重寫,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大大的一個「E」。
事隔三十年之後,這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度假勝地旅行,在盡情享受無邊的綠草,舒適的住宿,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餘,他望見一名中年人向他走來,並自稱曾是他的學生。
這位中年人告訴他的老師,他正是當年那個作文不及格的小學生,如今,他擁有這片廣闊的度假莊園,真的實現了兒時的夢想。
老師望著這位莊園的主人,想到自己三十餘年來,不敢夢想的教師生涯,不禁喟嘆:「三十年來為了我自己,不知道用成績改掉了多少學生的夢想。而你,是唯一保留自己的夢想,沒有被我改掉的。」
您小時候夢想是什麼呢?
您還堅持著小時候的夢想嗎?
還是已向世俗低頭了呢?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創造奇蹟的人
有一天下午,我跟一個朋友到郊區散步。
突然,有一個穿著破爛的老人靠了過來,手中提著一袋袋青菜推銷,那些青菜的賣像很差,菜葉脫水枯黃,上面還有一個個蟲咬的小洞。
但朋友二話不說,一口氣買了三袋。
老人還很不好意思地解釋:「這菜是我自己種的。前陣子下大雨,菜都泡爛了,樣子不好看,真抱歉。」
老人離去後,我問朋友:「你回家真的會吃這些菜嗎?」
他想也不想地說:「不會,這些菜已經不能吃了。」
「那你為什麼要買?」
「因為那些菜不可能有人買。如果我也不買,那個老人恐怕就沒有收入了。」
朋友的善行讓我十分佩服,所以我追上老人,也跟他買了一些菜。
那老人非常高興地說:「我今天賣了一整天,只有你們肯買,真是謝謝你們。」
幾把根本不能吃的青菜,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‧當我們陷於低潮的時候,都希望有奇蹟降臨在我們身上;但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,是否願意去做那個創造奇蹟的人呢?
有人認為這世界上沒有奇蹟,也有人老是盼望奇蹟降臨在自己身上。
但我們是否曾經做過那個「製造奇蹟」的人?
只要每個人都願意去做,微小的善行,其實也能凝聚出龐大的希望呢!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不要在觀念中打轉
有一個老太太用盡心思,想把一件廚房用品拼湊起來,她翻閱著說明書,弄了老半天,徒勞無功,她只好將這堆東西丟在一旁。
過了一段時間,她意外的發現家裡的女傭,竟然將那件複雜的東西拼裝完成,而且使用的極為順手!
驚訝之餘,問道:「妳是如何完成的?」
女傭回答:「我不識字,只好盡量用腦筋了。」
‧我們太習慣在傳統或知識中打轉,以致反而失去單純的想法或意念,結果凡事都太有章法,卻無法靈活變通。
回到最基本、最單純的起點,重新思考我們和親朋好友的關係,不是用外在規範和約束,乃是內心最直接的體認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3根樹枝的啟發
一個年輕男人承受了極大的痛苦,想要自殺…。
入夜後…他極度哀傷的帶了條繩子走到屋後樹林裏爬上樹…想上吊…。
當他把一根繩子綁在樹枝上後…樹枝說話了︰『 親愛的年輕人哪!別在我身上吊死吧…有一對小鳥正在我的枝頭上築巢呢!我很高興能保護他們…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,我就會折斷,鳥巢也就保不住了…請你諒解我,並且也可憐那對小鳥吧。』
年輕人聽了,體諒了他的愛心…就放棄了這枝樹枝,爬到更高的另一根樹枝上…
可是當他把繩子綁上去時…這樹枝又說話了︰『年輕人,請你諒解我吧! 春天就要到了…不久之後我就要開花,成群的蜜蜂會飛來嬉戲、採蜜…這帶給我極大的快樂…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,我就會被你折彎到地上…花朵就被摧殘而死,那麼蜜蜂們會非常的失望』
輕人聽了,只好默默的攀上了第三根樹枝…『原諒我吧!』他還沒綁繩子呢!樹枝就開口了…『年輕的朋友啊!我把自己遠遠的伸到路上…目的就是要使疲憊的旅行者在我的底下得到一些蔭涼…這帶給我很大的快樂…如果你吊在我身上,會使我折斷…以後我就再也不可能享有這種喜樂了』
這時,年輕的厭世者沈思了一會…他問自己︰『我為什麼要自殺?只因為我承受痛苦嗎?難道我不能學學這些樹枝,用我的生命去幫助別人,為別人服務嗎?』
一念之間…他把自己的焦點,由自己身上轉向了無數他所熟識的需要的人身上… 他從這三根對他說話的樹枝上各折下了一小段細枝…爬下了樹,快快樂樂的離開了…。
他一直保存著這三根小樹枝…也終身屨行這三根樹枝的精神,再也沒有想過自殺的念頭…
你從這個寓言中體會到什麼呢?重功利、講速度的社會中,往往使人只定睛在自己身上…
只在意自己受了什麼傷害、委屈,承受了多少重擔、壓力…結果,只有讓人愈來愈缺乏活力,愈來愈萎縮…殊不知只要將目光由自己轉移出去…注意到別人的需求,以服務別人…使別人得益處為職志,如此,眼界日漸寬廣…生活自然日益豐富,生命自然日益蓬勃,不是嗎?
珍惜身邊一切的人事物,真正的幸福隨處可擁有……!!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你人生中絕不能忘記的五個人
世界上有一個人,
和你在一起的時候,總是千萬次囑咐要多穿件衣服,要注意安全,你覺得很煩人,卻也覺得很溫暖。沒錢的時候,他總會說些賺錢不易之類的話來訓你,邊教訓,邊塞錢給你。
這個人,叫做父母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世界上有一個人,
和你在一起時候,偶爾會和你打架,偶爾會和你鬥嘴。他壞道總是搶你點心,總是向父母打小報告,但也總是愛護你比誰都多,你們有最親密,最親密的關係。
這個人,叫手足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世界上有一個人,
不見面的時候會一直惦記著他,見面時卻又臉紅心跳,什麼話都說不出口。他總是輕易地把你心揪住,讓你無法忘懷,也能讓你胡思亂想睡不好覺,但你仍然甘之如飴,因為你愛他。他是你最甜蜜,最甜蜜的負荷。
這個人,叫做戀人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世界上有一個人,
知道你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,犯錯的時候,他幫著你找理由;暗戀一個人的時候,他幫你傳話;
和戀人吵架時候,你一定會哭著跑去找他。你很抱歉,你總是麻煩來到時才想到他,但你很慶幸生命中出現了這麼好的一個人。也許你們在一起的日子,走得比戀人還要長久。
這個人,叫做朋友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世界上有一個人,
總是在父母保護下成長,在手足關係中定位自己,在戀人呵護中找到真愛,在朋友關心中得到溫暖。你知道這些人經過了你的生命,也豐富了你的一生。你謝謝他們帶給你的一切,卻又總是說不出口。
這個人,就是自己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,在可以追逐的未來。我雙眼保持著眺望,我雙耳仔細地聆聽,唯恐疏忽錯過。
後來才發現,那些握過手,唱過歌,流過淚,愛過的人。所謂曾經,就是幸福......
這就是人一生中要珍惜的五個人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你有架子?還是有價值?
最近看到一位學者所分享的話,讓我感觸良多,他說道:「當我以為我什麼都懂的時候,學校頒給我學士學位;當我覺得自己一知半解的時候,學校頒給我碩士學位;當我發現自己竟是如此孤陋寡聞的時候,學校頒給了我博士學位。」
可不是嗎?當人越謙卑的時候,越會發現自己有所不足,就越會懂得放下身段虛心地求教,本身所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。那位學者所分享的話與中國人所講的「越熟的麥子頭垂得越低
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而當一個人越懂得謙卑的時候,不單本身能獲益更多,也更能讓人發自內心地欽佩、敬重。
是以,有的人很喜歡擺「架子」,但所講出來的話卻不見得有智慧,在眾人心目中也不見得是個討喜的人物;有的人沒什麼「架子」,但講出來的話卻極富內涵,隨和的態度更贏得了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。
看來,「架子」與「價值」有時反而是對比的,關鍵就在那顆謙卑的心。
回到文章開頭的那段話:「當我以為我什麼都懂的時候,學校頒給我學士學位;當我覺得自己一知半解的時候,學校頒給我碩士學位;當我發現自己竟是如此孤陋寡聞的時候,學校頒給了我博士學位。」
當然,學位絕不是衡量智識的唯一標準,但卻值得您我深思:在群體中,我是一個自認「什麼都懂」的人?是一個自認「一知半解」的人?還是一個自謙「孤陋寡聞」的人?
一個人的「架子」有多小,決定了一個人的「價值」將有多高!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3根樹枝的啟發
一個年輕男人承受了極大的痛苦,想要自殺…。
入夜後…他極度哀傷的帶了條繩子走到屋後樹林裏爬上樹…想上吊…。
當他把一根繩子綁在樹枝上後…樹枝說話了︰『 親愛的年輕人哪!別在我身上吊死吧…有一對小鳥正在我的枝頭上築巢呢!我很高興能保護他們…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,我就會折斷,鳥巢也就保不住了…請你諒解我,並且也可憐那對小鳥吧。』
年輕人聽了,體諒了他的愛心…就放棄了這枝樹枝,爬到更高的另一根樹枝上…
可是當他把繩子綁上去時…這樹枝又說話了︰『年輕人,請你諒解我吧! 春天就要到了…不久之後我就要開花,成群的蜜蜂會飛來嬉戲、採蜜…這帶給我極大的快樂…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,我就會被你折彎到地上…花朵就被摧殘而死,那麼蜜蜂們會非常的失望』
輕人聽了,只好默默的攀上了第三根樹枝…『原諒我吧!』他還沒綁繩子呢!樹枝就開口了…『年輕的朋友啊!我把自己遠遠的伸到路上…目的就是要使疲憊的旅行者在我的底下得到一些蔭涼…這帶給我很大的快樂…如果你吊在我身上,會使我折斷…以後我就再也不可能享有這種喜樂了』
這時,年輕的厭世者沈思了一會…他問自己︰『我為什麼要自殺?只因為我承受痛苦嗎?難道我不能學學這些樹枝,用我的生命去幫助別人,為別人服務嗎?』
一念之間…他把自己的焦點,由自己身上轉向了無數他所熟識的需要的人身上… 他從這三根對他說話的樹枝上各折下了一小段細枝…爬下了樹,快快樂樂的離開了…。
他一直保存著這三根小樹枝…也終身屨行這三根樹枝的精神,再也沒有想過自殺的念頭…
你從這個寓言中體會到什麼呢?重功利、講速度的社會中,往往使人只定睛在自己身上…
只在意自己受了什麼傷害、委屈,承受了多少重擔、壓力…結果,只有讓人愈來愈缺乏活力,愈來愈萎縮…殊不知只要將目光由自己轉移出去…注意到別人的需求,以服務別人…使別人得益處為職志,如此,眼界日漸寬廣…生活自然日益豐富,生命自然日益蓬勃,不是嗎?
珍惜身邊一切的人事物,真正的幸福隨處可擁有……!!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最貧窮的富家子
一位父親很有錢,有一天,他和家人帶著小兒子到鄉下去參觀。
他們立意要讓小兒子知道什麼叫做「窮」所以帶他去農村,要他實地體會一下窮人的生活。
他們在一個很窮的農家裡住了兩天。農家的孩子要負責餵養家畜,要負責訓練幫忙農事的狗。
傍晚時分,為了節省自來水費,農家的孩子們都到附近的小溪裡去洗澡;晚上沒錢沒燈、沒錢付電費,只能全家聚在黑漆漆的院子裡聊天。
當他們從農家回來以後,爸爸問孩子說:
「你覺得這趟行程如何?」
「很好啊!爸爸!」
「你見識到窮人家到底有多窮了吧?」
「是啊!」
「那你看到了什麼嗎?」
「我終於見識到我們家到底有多窮了。我們只有一隻狗,但是他們卻有四隻狗;那四隻大狗在他們小孩的指揮之下,又聽話,又懂事。當他們家的小孩好神氣!」
「而且,我們只有一個游泳池,還是在花園中間;但是他們卻有一整條溪流,沒有盡頭;他們每天都可以盡情地玩水仗,我們家卻只有我一個人游泳。」
「還有,我們家的花園只有一排進口的路燈,可是他們卻有滿天的星星;他們每天晚上都可以聊天聊得好高興,可是我們家卻沒有人跟我聊天。」
「我們家的空間只到前面庭院,但他們卻有整個天地的空間。」
孩子作了個結論。
孩子說完,父親無言以對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世界最後一晚
我在一所工業技術學院改制成的大學兼課,教大一英文,近兩三年來固定選用一種叫成功(Success)的原文教科書。
今年,破天荒教到一班英文能力分班下的高段班,我決定拿成功系列裡最難的一本來當教材。
備課時,課本裡的最後一課吸引了我,因為它的標題叫作世界的最後一晚。文章作者名叫Ray Bradbury,像這種文章當然是科幻短篇,特別的是,它寫得幻而不科,沒有高科技,不關乎外星人或殞石,筆調文藝得讓學理工的大學生覺得不夠炫,不夠刺激。
尤其文章的配圖居然是一幅手繪的居家景象:
四口之家晚上共聚一堂,媽咪在喝咖啡,爹地倒咖啡,兩個女兒在客廳地毯上排積木。
數十位廿歲出頭的學生向我抗議:
這幅插圖有沒有擺錯?
世界的最後一夜只有這樣?
做為一個有家有孩子的中年人,我卻深受文章感動。
它假想的情境是:
地球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同時做了一個夢,夢裡大家清楚知道,不久後的某一晚,就是地球的最後一夜了。
故事的主題,就是這一家如何度過最後一晚。
兩夫婦還是把碗筷洗得乾乾淨淨,還是把孩子送上床道晚安,在此當中,兩人不停地對話,好像要把握機會把 話說完。
兩人上床時,特別感覺到:能夠睡在乾淨清爽的床單上,其實就是一種幸福。
為妻的忽然想到廚房水龍頭沒扭緊,連忙奔下樓關水,再回到床上時,兩人相對失笑:地球都要毀滅了,居然還忙著關水。兩人最後的對話是,互道: Goodnight!
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丈夫說的一段話:
妳知道嗎?除了妳和兩個女兒,其實也沒什麼好留戀的。
我從來不曾真正喜歡這座城市,也不喜歡我的工作,或者任何妳們三個以外的事特。
如果真要說捨不得,恐怕只有四季的轉換,熱天裡一杯冰得透透涼涼的水。
還有,我喜歡熟熟睡著的時候,美哉斯言。
我對學生說,這段話點出人生的真正價值所在。
享受四季的轉換就是能和大自然和諧相處;
愛喝暑天的一杯冰水代表的是健康的身體和簡單的欲求;
能沈沈睡去表示心中坦蕩無慮;
至於留戀妻女,可不就是對親人的愛嗎?
有些學生問我,世界都快滅亡了,文章裡的主角怎不去做些特別的,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?
為何所談都是枯燥例行的瑣事?
其實真正的幸福,就是每天準時上下班,下班後能跟愛人一起,看書、看電視、聊聊今天然後一起相擁入眠...
看似例行的瑣事,其實是最幸福的事。
而最難的事,是如何將最平凡的事,持續地維持;將最幸福的事,永遠的珍惜 !
所以本篇說的概念,是最難的概念,也是所有的高科技,無法闡述的事...
望著講台下一雙雙年輕的眼睛,想著他們畢業後都是要進電腦熱門的行業,等著領高薪,分股票的,整個世界還等著他們去認識,追求,購買。。。。
忽然之間,我明白Success的編者為什麼要把這樣一篇字彙並不特別艱深,
句子一點也不難懂的文章
安排作為一套共四冊教材裡的壓軸之卷。
原來,世界的最後一晚,我們所最依依難捨的,就等於是我們所認定,人生的最終價值。
所謂成功的最後一課,就在弄清楚人生的最終追求。
編書的人其實是對著即將學成,即將出社會去追逐名利的年輕人預言:
人生最快樂的,或許莫如家人圍繞,在綠葉轉紅的時刻喝杯好茶,且在每一天終了時,感激上天賜予清爽的床單,又可以睡個好覺了。
最難的事,是如何將最平凡的事,持續地維持;
將最幸福的事,永遠的珍惜 !
恨,無法使自己心寬 譏笑,不能讓自己聰明
缺了口的圓雖不完美 但它仍然代表圓融
只要心中有愛 我們就是世上快樂人更多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創造奇蹟的人
有一天下午,我跟一個朋友到郊區散步。
突然,有一個穿著破爛的老人靠了過來,手中提著一袋袋青菜推銷,那些青菜的賣像很差,菜葉脫水枯黃,上面還有一個個蟲咬的小洞。
但朋友二話不說,一口氣買了三袋。
老人還很不好意思地解釋:「這菜是我自己種的。前陣子下大雨,菜都泡爛了,樣子不好看,真抱歉。」
老人離去後,我問朋友:「你回家真的會吃這些菜嗎?」
他想也不想地說:「不會,這些菜已經不能吃了。」
「那你為什麼要買?」
「因為那些菜不可能有人買。如果我也不買,那個老人恐怕就沒有收入了。」
朋友的善行讓我十分佩服,所以我追上老人,也跟他買了一些菜。
那老人非常高興地說:「我今天賣了一整天,只有你們肯買,真是謝謝你們。」
幾把根本不能吃的青菜,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‧當我們陷於低潮的時候,都希望有奇蹟降臨在我們身上;但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,是否願意去做那個創造奇蹟的人呢?
有人認為這世界上沒有奇蹟,也有人老是盼望奇蹟降臨在自己身上。
但我們是否曾經做過那個「製造奇蹟」的人?
只要每個人都願意去做,微小的善行,其實也能凝聚出龐大的希望呢!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所謂原則是需要去堅持!
猶記得一年前,我受邀到德國友人家作客,友人有一子,年約四歲,用餐前,友人特別以小碟子盛一小份食物和藹的告訴小孩:「如果沒有乖乖吃完,那他就沒有任何餐後甜點了。」
當日晚餐,美酒佳餚,大人痛快閒聊,年幼稚子不知何時已不聲不響離開餐桌,留下一碟只扒了幾口的殘食。
宴末,女主人端出巧克力冰淇淋,小孩一見是自己最愛的甜點,露出機靈的目光,百般央求媽媽分一些解饞,德國媽媽卻絲毫不為所動,只顧招呼客人。
我心中暗想,不過是個四歲的幼童,做媽媽的何必如此一板一眼,嚴厲以對呢?
過了一年,再度受邀到同一家庭作客,小孩的改變著實令我吃驚,用餐前,媽媽依 約法三章,只見小孩認真用畢餐盤食物,並徵詢媽媽同意,才離開餐桌到角落玩玩具。
所以,當天,小孩吃到了喜愛的餐後甜點。
德國友人對我說:「對待小孩,有兩個原則,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,二是事後毫不妥協。」
同樣的情形,也發生在與德國鄰居出外野餐。
百花綻放的春天,與鄰居一家人郊遊踏青,鄰居太太準備了新鮮的麵包、乳酪、香腸當作午餐。隨行孩子們因禁不住原野的呼喚,不顧飲食而嬉戲遊玩。
媽媽告誡小孩,用餐時間如果離去不吃,到下午回家前,不會再有任何食物。小孩依然玩她們的。
果然,開車回家途中,小孩們哭鬧著肚子餓,德國媽媽視而不見,同行的爺爺奶奶也立場一致,並未遊說鄰人。一個多小時的路程,竟果真不給小孩任何食物,任由其哭鬧。
事後,我與鄰居太太聊及此事:「小孩子哭著肚子餓,你心裡不難過嗎?」
鄰居太太說:「當然也會不捨得!可是,只要想到,如果父母自己先違背原則,那麼教育小孩就會一次比一次難。」
我又再半開玩笑問:「可是,你不怕小孩生氣,或長大後留下心理陰影?」
「不會,因為我們自己孩提時代也是如此教育,當時也會偷偷抱怨父母,可是,日漸成長便會理解父母要求……」
鄰居太太說「其實,教養小孩並不難,難的是父母親本身,是否可以前後立場堅定,這對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是一種『意志力』的考驗呢?」
。有太多的父母因為心軟,因為疼惜自己的孩子,所以無法堅守自己說出的話,結果小孩就順竿而上,越大越難教育,這種情形再我們出外到餐廳吃飯時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小孩……
親愛的家長,在我們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時,是否也可以和他們溝通,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堅持與原則。或許一時之間,您會覺得不忍,您會覺得孩子吵鬧感到不耐,但請您堅持,因為這是訓練孩子們「為自己行為後果負責」及提昇「挫折容忍度」最好的時機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你有這樣的朋友嗎?
有一種朋友,跟他在一起的時候,心裡完全沒有負擔,不需要刻意地討好他;無論行、走、坐、臥,都覺得很自在。
不在一起的時候,你知道他絕對沒忘了你,他也沒有停止關心你;他並不見得天天與你見面或通電話,但你知道你們的友誼不會有什麼變化!
何以為證呢?簡單!只要你有了為難的事,他似乎永遠在那兒,在一個令你放心的位置、不變的位置,等你奔向他。
甚至不需要你開口,他已經從你一舉一動之中,嗅到了某些端倪,主動把聲援的、溫暖的手伸過來;而且,他會做得不露痕跡,不讓你感到背了很重的人情債,反讓你覺得,這樣的「助他修行」的好機會,你肯「賞」給他,那真是太給面子、太看得起他了。
他用一顆真心與你交往,你自然不能怠慢,也要掏出真心來相待。
好在能結為朋友的,通常也性情相近,不難互相掬誠以待。
久而久之,你便擁有一項珍貴的財產,千金不換的寶物。
不管是分離的雲淡風輕也好,相聚時的風雲際會也罷。
擁有這樣的朋友,你便經常擁有耐以咀嚼的感覺。
如果你有這樣的朋友,如我擁有一樣,我要恭喜你,並建議你在心田深處打掃出一方淨土,恭迎你的朋友到你心中來,直到永遠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每個孩子都是天才,只要大人能夠放下
她的名字是楊元寧,﹝王永慶﹞的外孫女。進入「哈佛」後,楊元寧幾乎投注所有心力在智識的追求,夜夜苦讀,兩三天就讀完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或者生物學理論。
念書累了,她就去湖邊跑步,睡前爽快地做上百個仰臥起坐當遊戲。
她永遠提前把老師交付的功課做完,兩年來科科得A。爸爸﹝楊定一博士﹞勸她放輕鬆,甚至開玩笑︰「只要妳有一科得B,我就請妳吃飯!」
直到大學二年級結束,楊元寧都沒吃到爸爸這頓「拜託不要拚命」的晚餐。
但別以為楊元寧是個無趣的書呆子。17歲時,她在朋友慫恿下參加試鏡,成為平面模特兒。
楊元寧總是從紐澤西開車進﹝紐約﹞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面試,直接面對被挑選的殘酷,以及被選上後嚴苛的工作。
第一次當模特兒,她是現場最小的菜鳥,做造型要忍受髮型師拉扯頭髮,拍照一站就是"12小時"。
她曾為美國《Vogue》雜誌拍照,在「紐約時裝週」走秀,上了哈佛大學後甚至擔任起模特兒指導。
新手走秀難免膽怯,她上台前告訴自己︰「妳一定要相信自己是美麗的!」
不過她這個模特兒也很特別,拍照現場當大家都在閒聊,她卻帶上耳機,"抱著書本"苦讀。
尤其接近大學申請前,有無數的先修科考試(Advanced Placement,簡稱AP),她﹝一邊走秀‧一邊讀書﹞,還得個全A。
她若不是天才,怎麼會如此優秀?楊定一卻說︰「每個孩子都是天才,只要大人能夠放下。」
楊定一從不限制孩子們的選擇,唯一在意的,是希望孩子放下「我」,他說:「如果把自我成就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,到後來一定會失望。」
楊定一常說,人生最重要的是「願」,有了希望,自然會走向它。
他在小小楊元寧心中種下「助人的願」,已長成一棵不斷努力向天空延伸的小樹,只求濃蔭庇人。有了奔向藍天的目標,自然不會迷失。
楊元寧在學校曾經為了幫助中國兔唇的孩子籌措經費,舉辦時尚走秀活動募款;參加不同的非營利性組織,為貧苦的人找希望。
楊定一在瓜地馬拉推動的「住屋計畫」,楊元寧更是重要幫手。那是一個為了當地貧民所興建的計畫,分別為「希望之村」與「光之城市」的計畫。
「希望之村」建造了環保而美麗的房屋,每戶只要1萬1000美元,目的是讓中低收入戶的貧民能夠有屋可住;「光之城市」則是造鎮計畫,包含2000戶住家、商用建築、學校、醫院等。
回美國的楊元寧,常想起那些貧窮景象,貧窮的﹝單親媽媽﹞帶著孩子住破爛鐵皮屋,一出門就被男人 "毛手毛腳",每天還要坐兩個小時的巴士去工作,楊元寧就忍不住難過。
於是,楊元寧在繁重的課業外,還主動提出要幫忙製作說明書,她打了幾十通國際電話,跟不同單位要來詳細資料,消化後寫成易懂的簡介,在﹝瓜地馬拉‧總統﹞面前簡報自己的夢想與實踐方法。
楊元寧說:「我的夢想是,有一天,我能為世界各地無數的貧困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。」
楊元寧希望像外祖父﹝王永慶﹞先生一樣創業,不過,她希望成為志工企業家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【勵志感人故事】小麻雀歷險記
我的一位朋友,曾跟我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笑話,他說:
「有一隻小麻雀,由南方往北方飛。因為天氣變得好冷、好冷……最後小麻雀的身體凍成冰塊,掉到了地上。
瀕臨死亡邊緣的小麻雀,內心不斷的祈禱,希望能有奇蹟發生,讓牠能恢復體溫,順利地飛到南方,避過寒冷的冬天。
後來,有隻行動遲緩的大笨牛經過,走到被凍僵的小麻雀身旁時正巧內急,於是在麻雀身上撒了好大的一坨牛屎,而牛屎的溫度,將小麻雀身上的冰凍融化了,小麻雀僥倖死裡逃生,又感覺到十分地溫暖,心中非常快樂,便高興地吱吱喳喳大聲唱起歌來。
這時候,一隻飢餓的野貓聽到聲音;走了過來,仔細查看聲音的來源,終於找到那堆牛屎。野貓把堆積在小麻雀身上的牛屎,用爪子輕輕撥開,然後大嘴一張,就這樣把小麻雀給吃掉了。 」
朋友說到這裡,我打岔問:「這個故事有什麼特殊的涵義嗎?」
我的朋友告訴我:「當然有,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把大便放在我們身上的,未必就是敵人。而將大便從我們身上撥掉的,也未必是朋友。」
「重要的是,當你覺得很得意的時候;千萬記得,一定要閉上你的..."鳥嘴"!」 朋友補充道。
【感人勵志故事】
勵志感人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